十二月的白俄罗斯清晨,气温低至零下十八摄氏度,在首都明斯克五十八公里外的吉利汽车生产线项目现场,来自中机建设的工程建设团队正在清除模板上的积雪,绑扎钢筋。“实在太冷了大家就聚到现场的烤火点取暖,身子热乎了就回来接着干!”白俄罗斯吉利汽车生产线项目执行经理王祥训说。
为了保证工程按期交付,白俄罗斯吉利汽车项目生产线项目团队克服不利因素,践行中机建设“打破常规、勇于变革”的创新文化,“诚实守信、信守承诺”的契约文化,“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执行文化和“五条团规”,在东欧地区铸就了一座中机建设海外鲁班奖的丰碑。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项目预定从破土到试生产节点周期为18个月,中间还需要经历最低温度达零下二十八摄氏度、白昼仅六个小时的两次严冬,设计图纸还需要转换,主设备从国内进口……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为项目执行笼上了重重迷雾。离白俄罗斯的冬天只有两个半月的时间,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才刚刚展开。而主体结构如果不能在年底前完成,意味着项目后续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只能往后推迟,这一推迟很有可能就是半年。
越是艰难越向前。项目主体结构有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特别是涂装车间的混凝土现浇体量非常巨大,在国内完成同等规模的涂装车间正常工期也是一年。于是,我们和合作方商讨购置了超出计划量30%的脚手架,为项目开创更多的工作面,同时从当地和国内调来翻倍数量的施工人员。
白俄吉利汽车生产线项目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两支青年突击队,在项目抢工大干阶段发挥带头冲在最前端。每天下午下班前,项目部把晚餐送到现场各个作业点,大家在现场匆匆吃完后继续工作,直到晚上九点半才下班;各位工程师白天在现场工作,晚上回营地继续加班做资料……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项目党员同志的身影;哪里进度吃紧,先锋队的旗帜就插在哪里。在党员同志的带动下,项目执行团队攻坚克难,确保各项进度计划圆满完成。终于,在2015年12月31日项目主体结构完工,为后续工作抢出了宝贵的时间。
2016年2月初,当白俄罗斯副总理谢马什科来到吉利汽车生产线项目慰问春节期间值守项目现场的中国员工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座现代化的厂房已经矗立在他的眼前!
“在项目全过程执行中,我们始终保持一个目标、统一一个思想,树立一个规则,统一一个行动,发出一个声音,为把白俄吉利汽车生产线项目打造成为中机建设在白俄片区的标杆工程共同努力!”王祥训回忆起那段拼搏的时光,不禁抚手感慨。
白俄吉利汽车生产线项目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项目建设初期就在工程建设中因地制宜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为了克服低温天气影响,项目部运用混凝土冬施技术,除常规措施外,采用了一套完备的加热、保温、监测工艺,即在钢筋上缠绕一定量电阻丝,通过调控加热设备对电阻丝通电发热,保证新混凝土温度。人体头发丝直径约为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毫米,而车间楼地面平整度要求为千分之二毫米,焊接机器人底座预埋B板要求最大倾斜量不超过千分之一毫米;机器人之间B板最大垂直偏差不超过3毫米。钢板的平面度不超过1毫米。总装约120米长的内饰、装配线预埋板件全长直线度偏差在2毫米内。为了提高工作精度,项目部运用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利用精密激光技术、闭环控制技术和高度精密的液压系统,在电脑的自动控制下将地面找平、整平、振捣压实工作集于一身并一次性完成。
当地冬天过低的气温,不仅让设备调试工作难以进行,同时对设备也会造成损害。因此当务之急是给三大车间供暖。要供暖,必须先通天然气,但天然气系统的审查、审批手续相当繁琐。等拿到天然气审批手续,他们马不停蹄地点火锅炉房,调试热力管线。但此时调试热力管线的风险还是很大:因为在偌大厂区只要一处管线出现大的热汽泄露,就必须停火检修;而一旦停火检查,意味着热力管线中的余水很有可能结冰,这将损坏更多的管线和阀门,从而带来难以想象的工期损失。因此,中机建设人必须保证点火一次成功!他们将管线的温度调整到一个合适的温度后,进行全线仔细查检,发现无一处泄露后才升高了炉温和管压,满足了设备调试的需要。
在中机建设人的努力下,白俄吉利汽车生产线项目充分使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最终斩获建筑界“奥斯卡”——“2018-201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2016年,项目荣获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筑建设部颁发的《2016年度白俄罗斯共和国重大工业建筑项目荣誉证书》;
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项部级工法;
获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颁发企业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及企业级工法4项。
此外,本工程还获得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的书面赞誉和推荐。
2017年11月17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按下象征白俄吉利汽车生产线正式投产的启动按钮。仪式上,总统卢卡申科动情地说:“中国朋友帮助白俄罗斯建成了汽车制造厂,感谢中国帮我们实现了轿车梦。”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白俄吉利汽车生产线项目是集团公司与下属中机一建、中机五建采取内部协同模式执行的项目典范之一。中机建设人用“心”谋市,以“心”制胜,以品质立基,深耕白俄市场,在践行七个“企业新文化”的征程上,这种凝聚力正焕发出磅礴的能量,让“中机建设人”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歇,让“中机建设”的标识闪耀在“一带一路”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