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活动 > 
文化活动
家贫子读书 扶贫先扶智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12-19  次数:5588次

    我是中机建设所属中国机械工业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员工。我们在2015年至2018年间负责协助德阳市委金融办,承担中江县辑庆镇柳河村23户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我们深入贫困户家庭,开展入户调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对应的帮扶措施,从教育资助、生活困难补助、协助发展养殖种植业等方面发力,共计投入帮扶资金143951元。资金主要用于帮助当地修建提灌站、帮扶老弱病等贫困人口、资助贫困生学费、资助贫困户开展个体养殖等。

2018年9月,又到一年开学季。我们一大早便从德阳出发,天刚刚下过雨。车子一路行驶,开过德新,山路上开始弥漫着淡淡的雾气。犹如我们忐忑的心情,夹杂着一丝隐隐的担心与牵挂,不知道这几个我们对口扶贫近三年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近况如何。



按照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中江辑庆镇中心小学,有四户帮扶家庭的子女都在这里上学。学校的吕超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叶鹏的奶奶张素芳已经在办公室门口等待我们的到来,叶鹏的爸爸因为患病去世,妈妈也因此离家出走,全靠爷爷奶奶维系着这个脆弱的家庭。学校也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让叶鹏的奶奶在学校食堂做后勤以贴补家用。小伙子跟年初比长高不少,收拾得干净利落。

随后,我们见到了六年级的帅贺,我们高兴地发现,他不仅长高了,也变得开朗、懂事了。他的爸爸常年患精神病丧失劳动能力,妈妈在成都打工维持生计。他的妈妈听说我们要去学校,一大早便从五块石车站赶车来学校与我们会合。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妈妈一边说着感谢的话,一边不好意思地拿出一个略显破旧的礼品袋往我们手里塞。我们不得不接了过来,里面是她亲手缝制的好几双鞋垫。接过这份饱含着感激之情的“礼物”,我们都感觉心里有些沉甸甸的,有酸涩、有欣慰、有感动,五味杂陈。她定是想感谢我们扶贫工作人员多次做工作帮助孩子重返校园;她定是想感激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是精准扶贫政策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曙光;她定是想感激这样一个好的时代,让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教育的平等权利。我可以想象到一位母亲在劳累一天之后不辞辛苦为我们缝制鞋垫的场景,更能体会到她去寻找一个纸质礼品袋的良苦用心。



一同见到的,还有五年级的阳清富和刚上一年级的张佳琪,他们都是因为家人罹患精神疾病而导致生活困难。我手机里至今还留存着那张照片,当时我们去幼儿园看她,张学军书记牵着小小的佳琪嘘寒问暖。如今的她,已经出落成一个聪明伶俐的小丫头,和所有的适龄儿童一样,走进了小学的校门,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为了不耽误他们的正常学业,帮他们缴纳完学费后我们就尽快送他们回到课堂。临走前我们细心交代孩子们要珍惜机会、刻苦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也交代他们生活中遇到困难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定想法设法帮助他们纾难解困。



告别小学部的孩子们,我们驱车来到辑庆镇中学,见到了刚升入初中的张自力和帅贺的姐姐帅杉。张自力的妈妈因为多年内风湿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爸爸留守在家照顾妈妈并干一些农活。虽然在住校,但我们看得出小伙子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也没有以前那么害羞了。帅杉长高了,还是瘦瘦的,淡淡地笑着,甜甜地叫着阿姨。去年帅杉小学毕业后被妈妈叫到成都餐馆去打工数月,中机一建党委和对口的分公司支部数次耐心给家里做思想工作,才让她又回到学校读书。虽然她一周的生活费只有十元钱,虽然她回家还要喂鸡喂鹅、照顾弟弟和爸爸,但帅杉却一直以年级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默默带给我们最好的无声反馈,告诉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值得的!



待孩子们返回教室,我们又驱车来到了张自力的家里。他的妈妈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爸爸在地里干活。身患内风湿多年的她坐在那个特制的背篼里,瘦瘦小小的。也许是觉得感激的话语太过单薄,她还准备去抓几只自家养的鸡让我们带回德阳,我们婉言拒绝了。为了让她宽心,我们也把在学校给张自力拍的照片翻给她看,看得出妈妈很欣慰、很高兴。相信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温柔、一样的纯粹、一样的坚韧。

告别张自力的家,我们结束了半天紧张的行程返回德阳,发现山间的雾气已经散尽,仿佛出发时笼罩在我们心里的那一丝雾霾也随风褪去。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相信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磨难与艰辛,也一定会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拨得云开见月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精准扶贫,我们一直在路上。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相信多年以后,这些沐浴在国家精准扶贫阳光下的孩子们必将乘风破浪,成长为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