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卡尔巴拉炼化一体化项目青年侧记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项目心未老,青年这边独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故土,挥别父母妻儿,奔赴远在千里之外的伊拉克默默耕耘着。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砥砺奋斗、建功立业,在辽阔的陆上丝绸之路续写着中机建设人的华章,他们就是伊拉克卡尔巴拉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青年们。
以青春之名,耀信仰之光。伊拉克卡尔巴拉宁静的夜晚,伴随着电厂发电机隆隆的轰鸣声,一座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屹然矗立在那里,7年前的一片荒芜大漠如今建成了发电和炼化装置齐全、管道排布井然有序、电气仪表控制精准的建筑群,这一切凝聚着一群青年人的智慧,汇集了一群青年人的汗水。七年的时间里,他们直面物料短缺、武装冲突、疫情肆虐、劳工短缺等种种挑战,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创新,共开展了《蒸汽机-燃气机联合发电施工技术应用研究》《高危工艺管线法兰螺栓的拉伸扭紧工艺应用研究》等10余项研发课题,完成了《烟气处理电收尘器安装工法》和《石油化工管道工厂化预制施工工法》两部企业级工法,编制了《中压厚壁胀接散装蒸汽锅炉施工标准》和《燃气电站余热回收锅炉施工标准》两部企业技术标准,积累了宝贵的施工技术经验。
原来,“青年”是一个名词,是嘹亮激昂的号角,是积极创新的勇气,更是信仰闪烁的点点光芒。
以青春之名,立“成事”之坚决。2019年4月,伊拉克卡尔巴拉晴空万里,C区区域经理余夕华像往常一样在现场进行监管和巡视工作,一遍遍地重复着对安全工作的规范和要求。虽然中东地区的酷热天气还没有真正到来,但汗水已经不住地从他脸颊两侧流下来。作为一名项目区域经理,余夕华心里明白,卡尔巴拉项目工艺复杂、工程量大、进度压力也大,要想确保工程平稳推进,必须严把安全关。于是,他通过早班会和定期组织专项培训等方式,将每个作业步骤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一一列举并反复强调;通过落实每日安全作业指导,要求各组长结合当天实际工况,分析存在的风险,强调应对的措施;通过组织观看案例分析和纪录片,敲响安全警钟......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在安全联合大检查中,我方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以及高效的施工和安全管理获得了承包商的赞誉。
原来,“青年”是一个动词,是勇往直前地攀登,是仰望星空地实干,更是无畏无惧地奋力冲刺。
以青春之名,绘青年之担当。2019年年初,彼时的国内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而这时的海外项目正处于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大批物资急需发往海外支撑项目进展。为了保证一批批货物能够顺利连续装船发出,物资部主管王伟顶着南方深冬的寒风,在上海的港口驻扎了十多天,堆场、码头、海关成了她在上海最熟悉的路线,而千里之外的家中,一岁多的幼子天天盼着妈妈能早点回家。由于当地机具采购困难,急需采购和调配工程物资并通过海运的方式从国内发往伊拉克,每一批货物从采购装箱到装船起航,都凝结着公司各相关部门的集体努力,王伟如同这条物资供应链上开出的一朵铿锵玫瑰,细致理清所需全部出口及目的港进口流程,保证工程物资顺利运达项目现场。每逢赶上物资装箱和集港,她常常不顾舟车劳顿,多次只身一人乘火车到上海、天津的港口,往返于码头和堆场之间,不仅要协调仓库港口之间的发货,还要时刻关注政策最新变化,及时报检报关与海关沟通。有一次,公司出口的货物遇上海洋山海关查验,为尽快向海关说明情况,加快货物放行速度,她几乎不眠不休奔波了两天两夜,往返2000多公里路程终于办妥各项手续。回程下车时,她的脚早已水肿得厉害,几乎连鞋子都穿不上。“工作有苦有累,凡事尽力而为。”这是王伟对自己的要求。
原来,“青年”是一个形容词,是青春赋予的意气风发,是掷地有声的义无反顾,更是时代赋予的任重道远。
立足平凡岗位,绽放光彩青春。以伊拉克卡尔巴拉炼化一体化项目青年为代表的奋斗在公司国内外项目一线的青年努力奔跑、不负韶光,他们心怀信仰之光,让这束光指引未来航向,让这份精神源泉在基层迸发无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