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党建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微课堂(五)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塑造政党能力,赢取民心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4-01  次数:5588次

 视频讲座

本期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刘宝东

 

本讲内容要点:

解放战争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心向背。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国共两党政党能力的强弱。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特别是抗战的锻炼磨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能力日益成熟。这种成熟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在实践中形成了坚强的、有权威的领导核心和团结的领导团队;二是形成了富有组织纪律性、战斗力顽强的党的队伍。

 

经过充分酝酿和精心准备,1945年4月23日,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规律,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政策,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七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一个具有很高威望的、能够团结全党的坚强领导集体,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趋于正确和科学的可靠保证。除了有一个团结协作的领袖团队,我们党还有一支善打硬仗的军事将领团队。他们独当一面,善于运用大兵团进行机动作战的出色指挥力,为中外军界所公认。

 

在进行整党的同时,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新式整军运动。新式整军运动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我思想改造运动,是党在人民军队中加强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创举。为了做到全党上下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统一,党中央还重点加强了以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核心的党的制度建设。1948年秋九月会议召开时,党的高级干部对“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这一点已经有了充分的、一致的认识,一些地方存在的无纪律无政府现象也基本克服。经过多方面的建设,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各项能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和加强,尤其是党驾驭和掌控全局的能力空前成熟。

 

中国共产党干事业最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领导政治首先要领导好最大的政治。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在于我们党紧紧抓住了人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从而汇聚了最磅礴的民心和民力。要取得解放战争胜利,除了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信心之外,最为关键的是要赢得民心、汇聚民力,从而获得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这就必须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从实践来看,我们党凭借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成功运用各种政策和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解决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占有制度,争取农民。从1946年开始,各地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到1949年上半年,解放区土地已基本平均分配完毕,近1亿农民分到了土地。在解决土地问题的同时,党还在解放区和根据地广泛建立民主政权,使得农民在经济上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在政治上也翻了身。

 

第二,保护和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团结民族资产阶级。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提出,民族资产阶级是党“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党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即“四面八方”政策。

 

第三,重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积极争取爱国民主人士。在全面内战的整个过程中,国统区内的工潮、学潮等爱国民主运动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强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作战。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