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位于德州市最南端,与省会济南隔黄河相望,地势开阔,树木茂密,景色俊美,钟灵毓秀。齐河县开鑫花园二期拆迁安置建设项目位于经济开发区,北至三元大街,南至顺京路,西至永雅路。项目由23栋单体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小高层和高层建筑及7.9万平方米的抬地式车库组成,占地面积160亩,建设规模约33.6万平方米,项目金额达7.3亿人民币。在这片广袤且充满生机的热土上,有一批来自中国建设的队伍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项目建设之中,在常驻项目的31人之中,90后就占了近一半的比例,这批年轻的先头兵在袁高经理的带领下,以奋斗的姿态书写着人生的精彩,让人为之惊叹。面对困难,项目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方案,努力做到“节流”,并从组织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始终将安全质量摆放在首位来抓,做优质精品工程,他们就是齐河县开鑫花园项目部青年管理员队伍。
家里的小皇帝 项目的中华小当家
有人说:90后很自私,叛逆;也有人说:90后浮躁,缺少坚持和毅力,又渴望自由;还有人说:90后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宠着,无法无天。那么顶起开鑫花园项目半边天的90后青年们,又是哪般风采呢?
技术部的栾鑫今年27岁,是最早来到项目的成员之一。2017年9月的项目现场刚刚开始建围挡,几乎没有什么临建设施,环保也抓得很严格,袁经理就带着4、5个“先遣部队”和工人们一同起早贪黑地铺绿网。济南十一月的风虽不那么刺骨,但是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也经常冻得人手脚不听使唤。“那时候还真是有点苦,没有地方可以遮风挡雨,实在冷了就跺跺脚搓搓手,大家也都一起咬牙挺过来了,看现在现场条件多好,不过想想那几个月也挺充实的”,栾鑫回忆的时候笑着说。大家每天都从早忙到晚,只有中午才能回到县城的住处喝口热水吃口饭,人少就得自己动手做饭,所以大家就轮值做饭。短短几周,栾鑫就从一个在家从未做过饭的“厨房菜鸟”变成了可以做几个拿手小菜的“中华小当家”,半年才回一次家的他还特别给家里人露了一手,获得了一致好评。
同样就职于技术部的王玮是今年中国二建的新晋员工,也是目前项目上最小的成员,到年底才满22岁。他在最炎热的7月份进驻项目,工程又处于全面开工阶段,他身为项目管理人员就必须得时刻在现场指导机械施工,抄测标高,全站仪定位。很快,一个大眼睛白皮肤的鲜肉小帅哥就被晒成了“小煤球”,脸颊两边甚至留下了安全帽系带的痕迹。但是收获和辛苦是成正比的,在项目上他迅速学会了如何使用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并且学习到了各种土方开挖时的小诀窍,如深基坑开挖时应先降水再开挖以防止塌方,二次施工所造成不必要的工期损失及机械台班损失提高工作效率等。说起这段经历,他眼睛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抱怨,却闪耀着渴求知识的光,作为项目上的老幺,有太多知识等着他去探索去积累,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能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达人”。
有一个集体,他们叫team
“一根筷子呦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呦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呦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呦声呀声震天。”这句歌词用在这个年轻的队伍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团结凝聚力,让所有施工难题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团结凝聚力,让他们亲如一家人;团结凝聚力,让他们清扫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使项目能够如期推进,有序进行。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阶段,只要是在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因为他们的心中时时刻刻都把项目部当做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当做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了项目建设的第一线,他们把自己的根扎在了项目建设的第一线。
负责项目财务和造价的,是一群年轻可爱的姑娘,她们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4岁。初到项目的她们开始心中总是有一些顾虑,担心项目太艰苦,日子太难熬。等真正入驻项目后,她们却发现现场远没有她们想象得那么可怕,甚至可以说这种生活让她们从心底感觉到快乐和充实。因为年纪相仿,几个姑娘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她们一起上班下班,工作忙的时候一起熬夜加班,压力大的时候一起互相鼓劲儿,闲暇时候一起健身跑步、分享美食,虽然远离家人,但是彼此之间的支持与依靠让她们觉得,项目上的生活其实一样可以丰富多彩、充满趣味。万事开头难,尽管目前整个项目各方面都逐渐步入正轨,但头几个月不管是在经营、管理还是生产方面,都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难题。例如,某些单项中标价格不尽如人意,为实现项目的预期效益,商务控制部做了大量的成本测算,找出了原中标清单中潜在的亏损点并及时上报。四月寒气未退,虽然临建已经十分完善,但是板房并不十分保温,有些体弱的姑娘患上了感冒,当时造价又正在赶工,任务多责任重,没有一个人因病请假,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坚持工作,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与此同时,技术部分析了亏损点的可行性,提出一系列修补、优化的方案。经过商务控制部、技术部及项目部全体人员几个月的奋战,最终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认可及设计单位的技术支持,成功调整了某些单项的图纸及技术方案,使得原投标时重大亏损项目扭亏为盈。
安全无小事 质量大过天
自动工以来,项目部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生产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定期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消除隐患。施工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发动全体管理人员参与安全监督管理,项目部每周一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开展安全周例会,每天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开展班前教育,从源头杜绝安全问题的产生。
以建设精品项目、打造优质工程为目标,项目部全体人员在质量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技术部门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文件,并做相关交底培训。同时,联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组织图纸会审,结合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疑问、意见与建议。目前沟通初见成效,已收到设计变更一份、工作会签单一份,进场材料均进行取样、送检、封存样品,并建立材料样品间,使材料安全有迹可循、有量可度。
BIM技术落地 铸“齐河”辉煌
自开工以来,为优化原有粗放式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项目部与公司BIM工作室协同合作,通过施工项目大数据管理工具——BIM5D集成平台,将各部门采集的实时数据和信息分批建模、上传,以BIM集成模型为载体,实现高效的数据提取以及安全的数据共享。BIM5D平台为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材料管理等关键过程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决策和精准管理。目前,平台运行状态良好,各专业数据不断更新,为项目部后续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与参考。
年轻,是富有浪漫的年纪,是一曲活泼的旋律,是一段火热的话题,是一股蓬勃的力量,催人奋进有令人欢欣鼓舞。其实这里所说的年轻,并不单单指狭义上年纪的幼小,其实这个词更多的是形容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项目上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他们任劳任怨地在项目上奉献了几十年的青春,将丰富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新人,而且永远不停止学习新知识的脚步,这样的精神更值得让人敬佩。项目副总经理朱成余今年已经47岁了,今年拿到了机电一级建造师证书,虽然项目上总是有忙不完的事儿,精力和记忆力也不像年轻时候那么充足,但朱经理有时间就会拿起书本复习,记一遍不行就十遍,付出了成倍的耐心和毅力拿下了证书。在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他却从未停止过追逐新知识、挑战自己的脚步,在朱经理的号召下,已经拿到土建一级建造师的项目总工倪维今年又报了市政增项。说起他们的战绩,项目上的新人们满是羡慕和敬佩,有这样的标杆模范在前,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学习,争取尽快拿下一建。
作为齐河市政重点项目,当地政府领导、业主和集团公司数次赴开鑫花园项目进行工作检查,项目的现场规划和文明施工等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齐河开鑫花园项目部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大家将上下一心,砥砺前行,将“真诚服务人类 用心建设未来”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懈努力。青年管理队伍也将在日常的施工生产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为铸就“齐河”辉煌而勇往直前!
青年风采
1995 王玮 技术员
作为公司新晋员工,刚毕业的我怀着对工程建筑行业的满腔热血,想在项目上创出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在工作中成长,在工作中学习。在现场施工班组都是我的学习的对象,我作为工程技术管理者在现场施工经验方面不如这些实打实干出来的老师傅老道,所以需要先听他人怎么讲再结合项目其他技术人员的商讨做出正确的决策。总之我想先为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在开鑫花园项目结束后,希望自己能成为独挡一面的工程师,能够在下一个项目中独立工作;继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在能够适应任何环境并乐观地工作。
1995年 冯雨苒 造价员
自大学毕业加入中国建设大家庭,我从一张白纸到独当一面,要感谢公司的培养。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在此也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今后我将扎根项目,磨练技术,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建设人而努力。
1995年 吴阳阳 造价员
在这里,你会遇到一群优秀的人,他们认真探索,精益求精,兢兢业业。攀过山,才知道山的险峻;见过海,才了解海的壮阔。见过太多优秀的人,才知道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也会意识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让自己不会因为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失败而妄自菲薄。
1991 靳建荣 造价员
开鑫花园是我工作过的第三个项目,第一个是机电安装项目,第二个是市政道路项目。在我工作的第五个年头里,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拓展其他专业的知识,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回报公司对我的培养。
1991年 栾鑫 技术员
开鑫花园项目是我参与的第一个房建项目,也是我第一次从前期投标到施工都参与的项目,在项目上的这段时间让我更加明白了,做项目专业知识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去积累,我相信在经历了整个项目之后,这段经历将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笔重要财富。
1995 徐喆 造价员
在项目上我学会了对内工作要及时、准确、实事求是、把握住定额,控制量,有时必须留有必要的余量;对外工作要资料齐全、用足政策、用足机会,时刻处理好与业主、监理的关系,有时遇到一些工作困难,及时与领导联系汇报,以便寻找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争取公司的最大利润。
1993 李爽 财务
我很荣幸能参与齐河项目的建设,与各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学习、进步。在工作上,由于我工作年限短,缺乏项目经验,项目上很多事情都需要提前策划,作为项目财务不仅仅需要的是做账的能力,还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会计政策变更、了解项目当地的税收政策,与预算、采购、安全、技术多沟通,实时了解项目实际情况,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四流合一,规避财务风险。在生活上,备受项目的同事的关心照顾,年龄相仿的同事很多,大家一起外出购物,一起参加公司活动,使得项目的整体氛围十分和谐、温馨。项目上的食堂 每天会换花样给大家做可口的饭菜,让大家仿佛在自己家里一般,给大家一种归属感。项目上每个办公室安装了空调,让大家在齐河能够舒心的工作、学习。项目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学习氛围,我作为一名中国建设人,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会计,学好项目管理,为项目、为公司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